沈阳故宫是清代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使用的宫殿,始建于1625年,其占地面积为6.7万平方米,共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。坐落在沈阳古城中心的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,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,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。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,但是,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,现在是沈阳重要的游览点。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(1625),历时11年,至清崇德元年(1636)基本建成。
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,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。后金入关前的皇宫,也是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(也称奉天行宫)。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有精美的古代宫殿建筑,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海内外,宫内收藏有大量旧皇宫遗存下来的宫廷文物,在宫中的各陈列馆可以观赏到这些珍贵的宝物。沈阳故宫虽为故宫,但规模建制包括宫内藏品都与北京故宫差距很大,如果事先游览过北京故宫,到这里可能会小小失望一下。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,分为三部分: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;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,包括大清门、崇政殿、凤凰楼以及清宁宫、关雎宫、衍庆宫、永福宫等;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。整座皇宫楼阁林立,殿宇巍峨,雕梁画栋,富丽堂皇。